农业农村部渔业信息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智慧渔业交流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11-04   浏览次数:16

在学校113周年校庆之际,由农业农村部渔业信息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主办、苏州创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协办的“农业农村部渔业信息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智慧渔业交流研讨会”于11月1日在上海海洋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以“共建·共融,共享智慧渔业未来新技术”为主题,上海海洋大学校长胡炜,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山东纳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苏州创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农业(渔业)信息技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科技处等职能部门,水产与生命学院、工程学院、信息学院等相关学院师生代表120余人参会,会议由上海海洋大学科技处处长、研究生院执行院长杨金龙教授主持。

胡炜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我国渔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已将“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作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贯穿养殖、捕捞、加工、流通等渔业产业全链条。他讲到,学校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努力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水产、海洋、食品等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形成了智慧渔业、数字海洋等特色学科方向和增长点。在智慧渔业方面,学校依托渔业信息重点实验室,积极探索AI赋能行业发展,在无人渔场智慧渔业数字化平台构建、区块链多维一体渔业信息服务云平台研发、远洋捕捞作业的全球海洋环境预测大模型开发、基于AI的远洋渔场立体时空分布预测等方面已经开展了扎实的研究。面向未来,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深化共建机制,凝聚创新合力;二是要促进共融发展,畅通产学研链;三是共享智慧成果,共赢绿色未来,智慧渔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效、优质、生态、健康、智能”的绿色发展,希望重点实验室的成果在服务产业升级和服务农渔民增收上做出新的“海大”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任李道亮教授作了题为《智慧渔场关键技术进展与应用》的报告,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刘鹰教授分享了《智慧渔业的研究应用及学科发展思考》,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明教授做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我校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黄旭雄教授介绍了学校未来养殖中心建设情况。

会上,聘请中国农业大学李道亮教授为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聘请上海交通大学刘成良教授、浙江大学刘鹰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首席专家刘兴国研究员为副主任,聘请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理事长兼党委书记轩子群、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陈天恩、山东纳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为委员。为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共建研发中心山东纳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苏州创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举行授牌仪式。

本次会议为智慧渔业领域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了产学研合作共识,为推动我国渔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稿:农业农村部渔业信息重点实验室 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