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实习生、水产与生命学院硕士生徐昊与FAO渔业及水产养殖业司渔业官员Jogeir Toppe、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特灵大学学者及我校食品学院赵勇教授合作,在环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中科院一区 TOP,影响因子 9.7)发表题为Heavy metal risks in aquatic foods的研究型论文。该研究创新性地在全球、国家和消费者三个维度量化水产品重金属危害与风险,并结合水产品消费收益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明确全球层面水产品消费安全限值远高于当前全球平均消费量,为推动水产品可持续消费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与数据依据。论文以上海海洋大学为第一单位,水产与生命学院张文博副教授担任通讯作者。

徐昊本科至硕士阶段均就读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双一流”学科,师从张文博副教授,研究方向聚焦可持续水产养殖与水产品可持续消费。在导师指导下,他深入践行“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理念,先后赴福建、浙江、江苏、湖北、广东等我国主要水产养殖省份,对鲤科鱼类、大黄鱼、南美白对虾、虹鳟等主流养殖品种展开调研,覆盖超500家养殖场,始终扎根水产养殖一线,精准掌握产业真实发展现状。凭借扎实的科研能力与突出的综合素养,徐昊曾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目前获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在FAO实习。在硕士论文研究中,徐昊与FAO、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特灵大学等国际一流机构和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在研究生阶段收集的部分数据,已经被FAO官方渔业统计数据库FishstatJ收录并连续两年全球发布。截至目前,他已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身份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等期刊发表7篇SCI论文,并受邀担任Sustainable Future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成为我校学生走向国际舞台的优秀代表之一。

副校长倪卫杰代表学校看望在FAO实习的徐昊同学
当前,国家正持续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多边事务参与。徐昊的成长正是上海海洋大学长期深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动 “双一流”学科国际化发展的生动缩影。青年是全球治理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当下的行动者与破局者。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为推动全球渔业与水产领域治理及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青年人才。
(供稿:水产与生命学院 国际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