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尼海洋生态牧场联合研讨会及成果展在沪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03   浏览次数:16

7月2日,以“更好的海洋,更好的未来”为主题的“中印尼建交75周年海洋生态牧场联合研讨会及成果展”在沪召开。来自中印尼高校、科研院所等专家学者,以及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学位的印尼留学生等共计50余人齐聚上海海洋大学,共同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养护管理,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孙海文、国际合作处处长王丹,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亚非处蒋书伦,印度尼西亚哈山努丁大学、西亚库拉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山东大学、海南大学、大连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等中印尼高校、科研院所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孙海文、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江敏、印尼哈山努丁大学校长Jamaluddin Jompa、印尼西亚库拉大学校长Marwan、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鲁义善作了致辞讲话,孙海文副局长宣布“中印尼建交75周年海洋生态牧场联合研讨会及成果展”开始。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新军主持了开幕式。

会议期间,13位中印尼专家围绕海洋牧场技术应用、海洋生态养护管理等议题做了报告与交流,会议由3个主题报告和10个专题报告组成,从现代化海洋牧场生产模式、人工鱼礁应用实践、南海牧场可持续发展路径、珊瑚礁生态系统关联机制、北方海域生境营造技术及南海鱼类放流策略优化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同步展示了国内外优秀的海洋牧场建设成果,以及亚洲合作资金“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近海海洋生态牧场技术合作研究”项目成果。成果展示内容包括日本、挪威、智利等海洋牧场建设先进经验,中国山东省长岛海域、青岛黄岛区、浙江省嵊泗马鞍列岛等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成果。重点展示了中印尼海洋生态牧场技术合作研究项目成果:在印度尼西亚望加锡近海投放了240件人工鱼礁、650空方鱼礁群、1.2公顷海洋牧场示范区,以及项目合作以来取得的科技论文、专利、专著出版、科普教育进校园等众多成果。与会的中印尼专家学者、领导共同参观成果展,充分肯定了中印尼海洋生态牧场技术合作项目取得成果,并认为海洋生态牧场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与会专家、领导合影

中印尼海洋生态牧场联合研讨会及成果展以中印尼建交75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了中印尼双方在海洋领域的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将推动两国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蓝色经济合作发展,携手共创中印尼海上合作发展的崭新篇章。

(供稿: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