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第三期 “我与校领导有约”教师交流活动
发布人:陈慧  发布时间:2021-12-21   浏览次数:26


听心声,解难题,办实事,开新局。1217日中午,第三期“我与校领导有约”教师午餐交流会在校工会举办。副校长倪卫杰,教务处、研究生院、教师工作部、校工会、后勤管理处负责人与15位来自一线的教职工,利用午餐时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了热烈的面对面交流。交流活动由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金晔主持。

参加交流活动的教师分别来自水产与生命学院、食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以及机关、图书馆、教育保障中心、船舶管理中心、水大资产经营公司等部门。他们根据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亲身感受,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管理、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实验室建设、后勤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建设和意见。

倪卫杰兴致勃勃地听取了老师们提出的建议后谈到,“我与校领导有约”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是校领导及职能部门与教师直接交流沟通的平台。他感谢老师们对学校建设发展献计献策,通过这项工作不断凝聚共识,推动学校完善有关工作。他要求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老师们提出的建议,将老师们关切问题的解决进度和结果作及时反馈,能解决的问题即知即改,因现实困难无法马上解决的问题要纳入今后重点解决范畴,努力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真正做到办实事、解难事。最后他希望老师们充分理解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国家需求相结合,爱岗敬业,埋头苦干,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110周年校庆作出更大贡献。

教务处处长曹守启回应本科教学工作时表示,提倡理工类课程建立由任课教师与实验室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整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断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团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执行院长王锡昌回应研究生教育时表示,学校品牌学术交流活动——研究生“海川”学术文化节已开展20余年,今年109周年校庆期间开展各学科学术交流专场,重视高校学术殿堂建设,建议各学院同步建立青年教师定期学术交流机制和交流平台;由于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不足,倡导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指导组制度,建立博士生培养团队,既能发挥每位导师指导优势,又能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学校正在加大研究生课程建设力度,并将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标准要求;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定位与要求,希望导师落实好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要求,并请对正在征询的“上海市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意见与建议。

后勤与基建管理处副处长任和平在回应教师提出问题时表示,学校物理空间不足反映出学校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现状,为尽快拓展办学空间,学校第三期、四期基础建设方案正在推进和落实中,同时学校租赁的海洋高新园区会暂时缓解实验室空间不足的问题。军工路校区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消防验收,会尽快交付使用,将尽快研究解决食品学院到第三餐厅通道狭窄问题,为教职工通行提供方便。

现教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澍回应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网络课程和视频会议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现教中心将根据老师线上课程或会议的具体需求,提供专门的会议保障措施;今后网络系统改造会统筹考虑会议预订系统和短信平台更新换代升级问题。

 “我与校领导有约”午餐交流会由校工会和教师工作部联合举办,由教职工青年联谊会在全校范围内通过网上预约招募交流人员。期待更多教职工走进午餐交流会现场。

  

(供稿:校工会 教师工作部 摄影:于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