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五周年之际,上海海洋大学组织召开第二期“镜湖之畔”师德沙龙,共同回顾五年来扎实开展课程教学,“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的故事。沙龙12月7日上午在行政楼104会议室进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部)书记及教师代表近50人参会。会议由教师工作部常务副部长陈慧主持。
水产与生命学院党委书记黄旭雄分享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学院从2017年开始试点课程思政,到2019年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始终坚持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主线。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精准施策、同向发力,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推进“三全育人”工作。
水产与生命学院教师就教学、科研中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故事进行分享。姜佳枚以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为题,讲述了作为教师要练好内功,同时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尊重、理解、宽容学生,教育的真谛就是爱学生。王浩以《与同学一起在“失败”的实验中共成长》为题,分享了面对学生需求多样化的挑战,教师要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与学生教学相长,成为学习共同体。张俊玲以《用心教研,以爱育人》为题分享了用心指导、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心得体会。张文博以《课程思政建设及体会》为题介绍了在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的感想。水产与生命学院陈立婧以“当诗词遇上动物学”生命之诗诗词集的形成为例,介绍了团队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将美育融入专业教学,以美铸魂、以美增智的故事。
交流讨论中,经济管理学院谭春兰,外国语学院邹磊磊、杜盛斌交流了面对00后学生的特殊需求,各自在课程思政、教育引导方面的做法。
平凡之中见坚守,简朴之中见激情,这些交流和分享展现了上海海洋大学广大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真实情景,反映了学校教师潜心立德树人的情况。
通过本次沙龙的交流和分享,大家一致认为,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高校教师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要审时度势,因时辨势,遵循教育规律,独立思考,努力创新,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于细微处见教育,教师日常的言行就是对“师德”二字最好的诠释。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应承担好育人责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撰稿:黄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