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相对论”第二场:李淼对话汤妙昌畅谈全息理论与极地探险
发布时间:2015-11-19   浏览次数:27

11月17日下午,“百年相对论”上海第二场暨上海海洋大学海韵讲座专场于我校图文信息大楼104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担任主讲嘉宾,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汤妙昌担任对话嘉宾,跨界探讨科学探索的极限地带——太空与极地。校大学生天文协会张贤良同学担任对话环节学生代表。在两位教授的带领下,与会师生展开了一场奇幻的科学之旅。《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杨燕青担任对话主持,校艺术团播音主持团李朋林担任全场主持。

在“全息原理以及全息暗能量模型”主题演讲中,李淼重点介绍了全息原理中“引力”和“熵力”的关系以及宇宙的维度等物理学问题,简要阐释了“全息图假设”如何推导出符合牛顿力学的“引力”。李教授以人的生长作为例子,生动形象而又直观地使观众们理解了“熵”的概念,进而推论我们的世界也许并不是三维的,而是两维的,引力或许是二维空间扭曲所导致的结果。演讲的最后,李淼教授向观众们扼要概括了自己所从事的关于全息暗能量模型的研究。全息暗能量模型是最近20年来量子引力研究领域唯一被公认的原理:如果世界是两维的,也许我们的可观测宇宙有一个隐藏的全息屏幕,这个全息屏幕半径最大不会超过五百亿光年,暗能量起源于该屏幕之内的量子涨落。在2004年,李淼教授独立提出了解释宇宙加速膨胀事实的全息暗能量模型,这也是首个可以用来拟合实验数据的基于全息原理的暗能量模型。文章发表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国际和国内同行作了后续研究。作者及其合作者在这方面完成论文4篇,总引用次数已达2000次。

在对话环节,李淼教授与汤妙昌高工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跨界交流,双方就主持人的提问分别发表了自己对科学探索的看法和见解。李淼认为,极限科学探索正因为是面对未知与神秘,才会让我们更加渴望发掘其中的规律。汤妙昌则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科考中遭遇过的惊险动魄的经历,并以亲身体悟告诉同学们,只要对科学抱有热爱和一颗执着的心,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是值得的。面对同学们的踊跃提问,两位学者一一耐心解答,不时地与场下提问观众互动,气氛和谐融洽。

汤妙昌在讲座结尾的采访真诚的寄语:身为一名海大学子,需具备科学考察中的那种吃苦耐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个人意志品质,方能成为海洋大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