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2届校友王海滨大火中救人受重伤
为救邻居而被深度烧伤的25岁青年王海滨,目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发布时间:2015-06-19   浏览次数:42

(记者 陈斯斯 张婧艳)截至6月17日17时左右,早报记者从收治王海滨的上海市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获悉,他目前意识清醒,眼睛能睁开,但无法张口说话,需要进行5-7天的抗休克治疗,随后还将进行抗感染治疗。  

16日凌晨1时45分许,上海闵行华漕诸新三村14号楼一楼突发大火。危急时刻,住在5楼的小伙王海滨,冒着浓烟和明火走了80级台阶,挨家挨户敲响邻居的房门,并且向外大声呼救。大火被扑灭后,及时撤离的邻居安然无恙,小王却被严重烧伤。  

疑电瓶车充电引发火情  

王海滨母亲王女士透露,他们一家三口与王海滨的外婆共同居住在华漕诸新三村14号楼5楼一间7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事发时,王女士老公在厂里上班没回来,她第一个被烟味呛醒,随后她起来喊醒王海滨,问他是不是点了蚊香,王海滨起床查看,发现家中电器均未异常,但不断有浓烟从外面涌入。  

此时,王海滨跟家人说要下楼把邻居们喊醒,当时其外婆已经被浓烟呛得喘不过气来,但死死拉住他,告诉他这样很危险,但王海滨不顾家人反对,转眼间就下楼了。等王女士看到他时,已经被送上120救护车了。  

王海滨母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是楼下有辆电瓶车充电的时候起火,烧到了旁边的两辆电瓶车,最后火和烟蔓延到了楼道里。”  

该楼居民表示,王海滨跑下楼时火势并不大,之后火势沿着电线窜至楼上,王海滨坚持挨家挨户敲门,叫醒熟睡的邻居。“我听到他在4楼、3楼敲门喊别人起床,到2楼我就听不见他的叫喊声了。”王海滨母亲回忆。  

发现着火后,小区门卫保安顾师傅和陈师傅在14号楼下尝试开门,门锁滚烫,没有钥匙的保安无法开门,在等待了四五分钟后,他们听到楼道里有人喊“着火了,快救火”,之后王海滨从浓烟中现身,打开一楼的防盗门。小区保安这才得以用灭火器灭火,“要不是他打开防盗门,没法救援。”  

随后消防赶到,从楼内疏散出15人,目前,火灾原因还在调查中。 

已为其申报见义勇为 

据王海滨母亲透露,他们家原为江苏人,于2000年到上海打工并且买房生活至今,已有10多年,王海滨一直在上海从小学二年级读到大学毕业,3年前他从上海海洋大学物流工程系毕业。王海滨的父亲表示:“从小我们就会教他要懂得帮助别人,在小区里,儿子和邻居的关系也都非常好。”  

据王海滨大学同学叶振翔透露,王海滨乐观开朗人缘很好,平时乐于助人,在学校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如蓝天下的至爱、阳光之家等,还常去敬老院陪老人。  

王海滨母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天(6月17日)到医院看儿子,他的情况还没稳定下来,还是昏迷。医生昨天给他做了气管手术,说是清理气管里的烟,不然就很危险,明天(6月18日)还要做肺部手术。如果能平安过去,他就能撑下来了。”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初步评估,患者烧伤面积达88%,其中三度烧伤超过55%,属于特大面积深度烧伤并伴有吸入性损伤。院方在急诊对王海滨进行了气管切开和双上肢及双下肢焦痂切开减压,并开放静脉通路进行液体复苏和呼吸支持,迅速转送入重症病房。“经过36个小时的观察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危重,尚未脱离生命危险,仍处于抗休克治疗中,预计将持续5-7天,尽管意识清楚,能睁开眼睛,但无法发出声音。”陈尔真指出,对于治疗难度主要体现在抗休克治疗与后续的抗感染治疗,而这两者治疗后还将面临疤痕修复过程。  

目前,华漕镇政府部门已为其申报见义勇为。  

(来源:《东方早报》2015-06-18)

  

相关链接:澎湃新闻:沪居民楼深夜起火 小伙挨家叫醒邻居自己被重度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