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鱼”首登人民日报头版 “深渊”进展获关注
发布时间:2015-04-22   浏览次数:16

“中国首艘万米级深渊科考船‘张謇’号开建”、“沪研万米级潜水器将探马里亚纳”、“万米级载人科考母船‘张謇’号开建”……近日,我校深渊科技流动实验室模拟中心落成与张謇号开建的消息引发媒体积极关注,不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海洋报等中央级媒体对活动作了积极报道,上海地方媒体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卫视、东方卫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也给予重点关注;全国各地报纸以及境外媒体也纷纷引用新华社的消息刊发报道。报道中,11000米载人深渊器“彩虹鱼”的靓照更登上人民日报头版,这在我校尚属首次。解放日报将深渊项目团队列入长期跟踪报道对象,多次在报纸头版刊登“深渊”项目进展信息,此次再次在头版刊发报道对“深渊”项目寄予厚望。

根据计划,“张謇”号科考船预计2016年3月下水、同年6月试航。2016年,无人潜水器还将挑战马里亚纳海沟,2018—2020年进行载人挑战。

我们期待,深渊团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点击查看原图

  《人民日报》节选

国内首艘万米级深渊科考船开建

万米级载人深渊器概念模型首次面世(图)  

(记者 沈文敏文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4月18日,国内首艘万米级深渊调查科考船“张謇号”正式开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11000米载人深渊器“彩虹鱼”及其系列产品的科考母船,承担深渊科学调查研究任务。图为当日全比例的“彩虹鱼”载人深渊器概念模型首次与公众见面。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9日头版)

沪研万米级潜水器将探马里亚纳

民营企业出资,首艘深渊科考船“张謇”号开建,明年三月下水六月试航

  

  世界大洋最深极—马里亚纳海沟的最大深度为11034米。而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62米,还无法在深渊海沟区域自由作业

(记者 俞陶然 实习生 郑子愚)昨天,国内首艘深渊科考母船“张謇号”在浙江温岭的一家船厂铺设龙骨,正式开建。这艘科考船预计2016年3月下水、同年6月试航。届时,它将有能力配备上海海洋大学研制的“彩虹鱼号”1.1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前往全球大洋25处深度大于6500米的深渊区,开展科考。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教授介绍,“张謇号”是国内第一艘专为深渊海沟科考设计的船舶,也是第一艘完全由民营企业出资建造的科考船。船长97米,宽17.8米,设计排水量约4800吨,设计吃水5.65米,巡航速度12节,续航力1.5万海里,载员60人,自持能力60天。船上将配备干性通用实验室、湿性通用实验室、重磁实验室等实验室,以及全海深多波束系统、浅地层剖面仪等科研设备。

“张謇号”还能承担深远海物理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底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调查研究,以及调查仪器设备海试、海洋油气工程设施施工、海洋事故的救援和打捞、水下考古、深海探险观光等。

“张謇号”建成后,有能力配备1台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彩虹鱼号”、1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3台万米级着陆器,组成“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去年,上海市科委设立重点项目“载人深渊器的关键技术研究”。在这一项目支持下,崔维成带领团队与多家民营企业合作,研制能潜入大洋1万多米深度的装备。

昨天,“彩虹鱼号”1:1模型首次亮相。它长约10米,头部的宽和高均为3.5米,至尾部渐渐缩小,外形像一条张着大口的鲶鱼。它由载人舱、机电设备、重量与浮力调节系统、外部设备和观察作业模块等5个部分组成。其中,载人舱呈球体,可容纳1名驾驶员和2名科研人员。位于前端的观察作业模块包含摄像头与灯光、观察窗、采样篮、2条犹如鲶鱼须的多功能机械手,能开展深渊区的拍摄、采样等工作。在即将开幕的米兰世博会上,“彩虹鱼号”将在中国企业联合馆展出。

目前,1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已进入总装阶段,1台万米级着陆器已完成总装,另2台将于近期完成总装。对这些无人装备进行海试后,科研团队将修改“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的设计方案。根据计划,2016年,无人潜水器将挑战马里亚纳海沟,2018—2020年进行载人挑战。上海海洋大学校长程裕东表示,大洋深渊是国际上研究较薄弱的领域,上海科研人员有望在该领域实现突破。

(来源:《解放日报》2015年4月19日头版)

11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又有新进展

国内首艘深渊科考船开建

点击查看原图

  《文汇报》节选

(记者 许琦敏)昨天,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与研究中心宣布,国内首艘深渊调查科考船“张謇”号正式开工建造,科考船上即将装备的着陆器也将于今年9月前完成。昨天同时亮相的,还有11000米载人潜水器的1∶1仿真模型——彩虹鱼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模拟中心,未来公众将通过它,体验万米深潜的魅力。  

“张謇”号是一艘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满足深海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11000米载人/无人潜水器支持母船要求、深海工程辅助作业要求的多用途深海科学调查作业船。该船舶设计排水量约为48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计划于2016年3月1日下水。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中心主任崔维成介绍,“张謇”号将配备3台万米级着陆器、1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1台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目前首台着陆器已进入总装阶段。据计划,它的首航任务是赴马里亚纳海沟投入深渊中心研制的11000米无人潜水器的海试。

11000米载人潜水器是我国首个尝试通过民间资本与国家经费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国家战略性前沿性重大装备研制的项目。目前,有两家公司为该项目而成立。一家是上海彩虹鱼科考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不仅负责“张謇”号的设计建造,还将为其建立起稳定的专业科考船管理人员队伍,并逐步培养载人潜水器驾驶员等。另一家是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文汇报》2015年4月19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之声》 在线收听网址:http://musicplayer.cnr.cn/flash/player/MusicPlayer_for_WMA02.html?danqu=true&id=799840&download=null&mediaType=dbzb

  

《东方卫视》新闻视频网址:http://v.ifeng.com/news/tech/201504/01b26627-ef3e-4886-841e-ae3761ae461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