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之八:李承子与韩语系共同成长
发布时间:2011-05-19   浏览次数:2654
      李承子,中共党员,博士,外语学院韩语系副教授。2007、2008、2009年度连续3年荣获外语学院科研先进个人;2009年度综合先进个人;2010年外语学院首度“教学明星”;2010年上海海洋大学师生联系工作“优秀指导教师”。
 
有一群可爱的学生让我感动让我幸福
       当记者进入外语学院韩语系李承子老师的办公室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束粉红色玫瑰花。提及此花,李承子老师脸上绽放出了幸福而自豪的笑容,原来这是今天早上学生送给她的。今天也跟平常一样,李老师8点不到便早早地前往教室,教室门口有位学生远处见到李老师就飞快地闪进教室……李老师推开教室门,教室的灯齐刷刷亮起来,随之响起洪亮的声音:“이선생님, 생일 축하합니다~(韩语,祝李老师生日快乐!)”。原来学生们早就知道今天是李老师的生日,早早到教室做好了一切准备。黑板上画有大大的蛋糕和五彩缤纷的祝福语,在全班学生的生日祝福歌中,班长代表全体同学送上了香气迷人的鲜花。被学生突袭,意外收到生日惊喜,李老师感动不已,强忍激动的心情。可接下来全班同学自制的长达10多分钟的视频告白,最终还是让李老师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视频中同学们一首首唱出祝福歌、一声声道出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李老师说,不管是在学校的还是留学在外的,亦或是即将要毕业的学生,每当收到来自学生的问候时她觉得最幸福、最有成就感。李老师还说:“不是我感动学生而是一群可爱的韩语系学生让我感动、让我自豪,让我无怨无悔、一如既往坚守在讲台上。”此时记者真正明白了比起那束娇艳的代表了同学们祝福的玫瑰,让李老师更加自豪和幸福的是学生毫无保留送给她的那一份份真挚的感情和彼此的信赖。而作为一位旁观者的角色,记者也为李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这份深厚感情所感动。

与学生一起——最幸福的时刻

我与韩语系共同成长
       1998年硕士毕业那年,李承子老师留在母校(延边大学),走上讲台,开始了教学生涯。工作中也不放下继续深造提升科研能力的追求,于1999年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2002年获得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博士学位,成为国内研究韩国语言学的第一位女博士。李老师致力于延边大学和韩国首尔女子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直到2006年12月才加入我校教学团队,迄今近有五年时间。在这短短的五年中,李老师却亲身经历了我校从更名,再到校址搬迁这种对于海大这所百年老校有着重大意义的事件。而韩语系也是在2007年刚刚建系。可以说李老师在海大的教书经历尚浅,但她已切身体会了上海海洋大学近几年迅猛发展的势头,以及韩语系逐渐成熟的专业体系。李老师向记者说道:“我虽是新海大人,但从军工路校区到学海路校区,再到临港校区;从水产大学到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从无到新增韩语系,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我都亲历过、参与过,海洋大学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在这样的一个转折点能成为海大人,我感到非常幸运。特别是感觉自己是和我们的韩语系,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扶植下共同成长,共同趋于成熟。我很珍惜这一切,为了让我们学校的韩语系达到它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我会跟其他老师一同继续努力的。”也许,韩语系在李老师的眼中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韩语系的一点点进步都会让李老师喜出望外。在谈及韩语系近几年的发展时李老师表示,韩语系作为海洋大学一个新增学科,这几年所取得的一些傲人成绩有一个重大因素,就是学校、学院对韩语系建设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自己作为韩语系的成员,由衷的感谢学校的支持。

教学与科研并重——积极参加国内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教学明星”自有独特育人经
       在2010年外国语学院举行的先进表彰大会上,李承子老师因为在2009~2010两学期中均保持位列全校学生评教前5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外国语学院首度“教学明星”的荣誉称号。这让记者对李老师的教学方法感到十分好奇,到底是什么独到的育人方法,能使得李老师受到学生们如此的爱戴。李老师向记者解释到:我们的学生都是零起点学韩语,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他们就像刚刚牙牙学语的小孩子,十分依赖老师。确实,在学习陌生语言这一点上他们像小学生,但不能忘,事实上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世界观、具有价值判断能力的大学生。老师要扮演好两种角色。老师像慈母一样要有耐心和爱心,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反映,顾好每一位同学的感受,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单靠情感上的动力是不会让学生们学好自己专业的,这时老师起到一个严父的作用很重要。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就算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同学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积极配合、按照老师的要求尽力完成任务。

2010年首届长三角地区韩国语教育研讨会(复旦大学)上主持分会,与各高校韩国语教育专家进行交流

       李老师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选择这个专业的初衷是因为自己喜欢某位明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十分模糊。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转变这种单纯的学习动机。因为李老师明白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单靠一腔热情盲目跟风是学不好韩语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讲词汇、讲语法、讲课文时借助一切因素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这里学习韩语的最高境界是为增进中韩两国的友谊;我们要放远眼光,在学习别国语言文化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总结别的民族的优良传统,并运用到我们本国的发展中;在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不能因我们学习的是语言专业就限定自己的职业选择。
       李老师说,学习语言时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同样的一个现象被李老师多角度阐释,起到不同的效果:在面对初学者时,她就强调“한국어가 참 재미있습니다.(学韩语很有意思。)”,以此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词汇变多了、语法变复杂了,这就要求学生不能掉以轻心,不断积累,反复学习。这时李老师就给学生输入“한국어가 재미있지만 어렵습니다.(学韩语很有意思,但有点难。)”的信息,提醒学生想学好韩语就要付出很大努力。当激情过后学生就会厌烦,特别是上了二年级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绪。此时李老师又巧妙的转化口号,给学生灌输“한국어가 어렵지만 참 재미있습니다.(学韩语很难,但很有意思)”的理念。李老师说,貌似“学韩语很有意思,但有点难”和“学韩语很难,但很有意思”是同样的话,但两句话在学习中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前者的落脚点是“难”,后者的落脚点是“有意思”,后者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乐观的学习态度,推动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
       听了李老师的一番话,记者领悟到也正是这种师生之间互相的认同感,让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早已超出了传统上的师生情,而升华到一种特殊的亲情。
内心的感恩,让我想奉献所有的知识
       在采访中李承子老师一再强调,韩语属于黏着语,语法复杂、语音变化多样,跟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语言(如汉语、英语)完全不一样,是属于阿尔泰语系,学习韩语是十分辛苦的过程。而李承子老师自身是朝鲜族,对她来说韩语是母语,自己选择这一专业也是情有可原。而对于没有这份情感纽带,就凭借对韩国和韩国文化、语言的好感而选择韩语专业的同学们,他们的这种选择,李老师觉得十分难能可贵,这种资源也很宝贵。李承子老师说自己没有理由不好好教、不好好珍惜这一群学生。她表示:韩语是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自己在教学和科研上就会比别人有一定的优势。学生时期自己也曾得到了恩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倍感温暖和鼓舞,她也愿意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交给自己的学生,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轻松学习并不容易学好的韩语。
       也许就是这份感恩之情,让李承子老师想要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上,在这里我们也祝愿李承子老师和我校年轻的韩语系,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发展壮大。

(撰稿:校记者团 银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