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下午,我校在图文信息中心大楼102会议室举行了纪念和庆祝学校更名一周年座谈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离退休教师代表和各学院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恽才兴教授、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东海信息中心主任苏诚教授应邀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叶骏同志主持。


潘迎捷校长表示,更名是学校百年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机遇。

恽才兴教授认为,学校新一轮发展要紧紧抓住国家海洋战略。

苏诚教授希望,我校在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恽才兴教授从校园建设、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对我校发展认识和体会,对学校更名以来的发展和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分析了学校更名的意义和对学校带来的发展机遇。恽才兴教授指出,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维护海洋权益,确保海洋安全当前是一项十分紧迫任务。在新一轮发展中,学校办学方向和教育科研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国家海洋战略,在做好海洋生物、海洋渔业、海洋环境生态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在海洋经济、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同时,学校要面向“十二五”发展,认真研究和组织重大项目的研究和申报,为国家海洋事业和海洋科技发展做出上海海洋大学应有的贡献。 苏诚教授回顾了更名以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与上海海洋大学在合作中取得的成绩。苏教授指出,更名和搬迁是学校发展中的重大机遇,为学校内涵建设创造了更加的空间和舞台,其意义深远,这两件大事必将载入学校史册,必将对学校今后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苏诚教授结合国家对国家海洋局“新三定”,介绍了海洋局东海分局的业务管辖、职能及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希望海洋大学在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更加主动对接国家的战略,进一步拓展海洋学科布局和研究领域,在海洋信息、海洋遥感、海洋环境生态、海洋救灾减灾、海洋工程等领域科学研究,并与东海分局的信息中心、预报中心、监测中心和技术中心等部门开展全面的合作。 退休教师代表胡根大教授、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陈新军教授、信息学院何世钧教授、经管学院张效莉副教授、工程学院梁拥成教授及我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代表也分别作了发言,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最后,校长潘迎捷教授以江泽民同志为我校“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探究蓝色海洋世界”题词为主题作了发言。潘校长指出,这次更名是我校在百年历史的十一次更名中意义最深、影响最大的一次,是我们这所20世纪初以实业救国为办学宗旨的专科性学校,在进入21世纪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实现的一次新的历史性跨越。这次更名不仅实现了全校广大师生多年来的强烈愿望,完成了广大家长和校友的共同期盼,更使我们这所百年老校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名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学校发展的支撑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内涵发展的空间和舞台有了进一步拓展。同时更名后,学校发展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江泽民同志为我校题写了新校名,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校的极大关心和勉励。农业部、科技部、国家海洋局等领导也多次来我校视察指导,对我们发展寄予厚望。学校也从依托农业部一个行业部门发展到依托农业部、国家海洋局两个行业部门,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潘校长指出,更名是学校百年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机遇,抓好这个机遇,用好这个机遇是我们海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努力实现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目标中,进一步突出海洋学科的地位和作用,要按照“聚焦、错位、合作”的原则,进一步聚焦海洋学科的发展重点,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有优势,实现与其他高校的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同时要通过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发展,开拓新的学科方向,提升现有学科水平,培养优秀青年人才。 潘校长介绍更名一年来学校在海洋遥感、海洋生物、海洋救灾减灾等9个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潘校长指出,2000下放后,我们抓住了体制转变的机遇,实现了由千人向万人大学、由单科性向多科性大学、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三个重要转变。2007年,我们用三个转变迎接了学校的95周年校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中实现的第一次飞跃;2008年,又是学校百年发展史上极其重要一年,我们完成了更名和整体搬迁两件大事,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中的第二次飞跃;2012年,我们将迎来百年校庆,我们要努力实现由百年历史水产大学向新型海洋大学转变、实现以军工路为主两校区办学模式向远郊一校区办学模式转变、实现由行业特征鲜明的地方高校向多学科高水平特色大学转变,我们要把这三个转变作为实现向百年校庆重要的献礼。 潘校长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两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潘校长号召全体师生在校党委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团结同心、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为早日实现高水平特色大学目标而努力工作。
(校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