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与辅导员座谈改革与创新学生工作体制
发布时间:2008-12-05   浏览次数:2345
      12月3日晚,窗外冷风瑟瑟,屋内暖意融融,校领导与辅导员代表座谈会在学生事务中心会议室召开。校长潘迎捷、人事处处长郑卫东,部分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代表共20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学生处处长李兴华主持。
      座谈会上,大家紧紧围绕学生工作体制改革与创新问题,从不同侧面就学生思想教育、毕业生就业、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新校区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建议。
      座谈会始终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潘校长认真听取了每一个人的发言,不时插话交流,询问有关情况,并记下大家的发言要点和建议。他指出,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我校搬迁临港新校区以来,辅导员队伍为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实践证明,这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
      潘校长指出,当前我校正处于一个特殊发展时期,搬迁临港新校区,解决了物理空间对我校发展的局限,目前已基本实现工作与生活平稳过渡;如何充分利用好新校区这个平台,将比搭建这个平台更加艰巨。学生工作系统要重构工作模式和方法,探索建立与新校区相适应的新型学生教育管理体制,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创新。他说,创新需要体制、机制和管理的保证,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和一流的管理,不可能造就一流的学生,不可能涌现一流的成果,不可能成为高水平特色型的大学。
      潘校长强调,当前我们正处在特殊的环境中,面临着特殊的压力,执行着特殊的任务,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学生工作队伍要采取特殊做法,切实、有效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他说,辅导员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在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明显增强的情况下,正视临港远郊办学的影响,在立足长期目标的基础上做好当前工作,要把当前的就业工作摆在与新校区搬迁同样重要的位置。
      潘校长最后说,对一所大学而言,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比一流的硬件环境更为重要,希望辅导员们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加强学习,善于总结,学会思考,以人文素养增强影响力、感召力,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座谈会进行过程中,郑卫东处长、李兴华处长还分别就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