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2008年上海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及“三支一扶”岗前培训结业典礼暨出征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从3700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477名本市选聘到村任职及“三支一扶”的大学生带着报效祖国、奉献基层、服务农村的志愿,奔赴10个郊区县,在村支书助理、镇村综合管理、农技推广等岗位开始为期2到3年的工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红光出席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蒋卓庆主持会议,并在主持过程中对我校认真开展上海市“三支一扶”计划工作的有效措施进行了介绍。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子“服务农村、奉献基层”的热情和“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责任感,进一步发挥带教老师、基层单位在青年人才成长和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高校在青年人才储备和培养的主阵地作用,推动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服务,会上还专门对表现优秀的首批“三支一扶”大学生、优秀带教老师和先进基层单位、先进高校进行了表彰。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因工作突出,被授予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
沈红光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市近年来为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成才所做的努力。他指出,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及“三支一扶”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尝试,是培养青年人才的好办法,是大学生锻炼自身的好机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沈红光勉励即将奔赴农村基层的大学生要忠诚坚定,经得起政治考验;要勤学苦干,担得起岗位职责;要甘于奉献,耐得住艰苦磨练。
我校一直鼓励毕业生发挥专业特长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建功立业、成长成才。自2006年上海市“三支一扶”计划启动实施至今,学校始终把做好该项目作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工作中,形成了基层就业光荣的正确导向,形成了学校主要领导关心支持,各学院、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团学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三年来,我校共有103位毕业生光荣入选上海市“三支一扶”计划,无论是在参与人数上还是在党员比例上都名列上海高校前茅。广大毕业生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爱岗敬业,工作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赢得了服务单位好评和社会肯定。《文汇报》、《新民晚报》和《新闻晚报》等报刊媒体先后对我校“三支一扶”大学生的事迹给予了报道。
随后,又在上海市委党校举行了2008上海市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座谈会,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副主任张民选与面向基层就业的40余名毕业生代表进行了亲切座谈。我校毕业生范志平作为上海高校大学生创业代表发言,他的创业体会、感受及建议得到了与会领导的积极评价。李宣海书记要求教委有关部门认真挖掘先进典型,总结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引导广大毕业生积极投身基层,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与指导,以创业带动就业。
(招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