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科研人员在南极中山站进行鱼类调查
发布人:蔡霞  发布时间:2018-01-15   浏览次数:176

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月4日,我校教师翟万营随“雪龙”号科考船在南极中山站作业,执行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鱼类免疫在极端环境下的进化研究。

翟万营在南极中山站采集鱼类样本  

由于冰情严重,“雪龙”船停靠在离中山站38公里处,开展南极中山站补给和科考作业。翟万营在中山站主要负责南极鱼样品采集和前期样品处理保存,由于客观环境限制,只在中山站站上作业不到4天时间,经过努力,在中山站附近共采集南极鱼种类4种,分别是尖头裸龙鰧(Gymnodraco acuticeps)、伯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和两种需要用分子系统学后续鉴定的Trematomus属的物种。

中山站附近采集到的4种南极鱼类

在中山站环境受限的情况下解剖和保存组织样品,回到“雪龙”船后,对中山站采集的鱼类进行暂养、功毒实验和样品组织保存,后续实验将回到学校实验室后进行。

目前“雪龙”船已经结束中山站作业,奔赴罗斯海的恩格斯宝岛进行第34次南极科考的一项重要工作,即罗斯海新建站的启动工作。我校科研人员将在罗斯海进行南极亚目的鱼类资源调查和样品采集,进行细胞组分的分离和组织切片处理,同时采集水体环境微生物,对采样点的鱼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和取样,为后续实验采集良好的数据。

我校水产与生命学院陈良标课题组博士生翟万营自2017年11月8日起远赴南极,参加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赴南极中山站、罗斯海、普里兹湾和阿蒙森海等各站点执行科学考察任务。